加密技术背后的语言与观念:以刘嘉颖作品为例

文︱廖廖 技术决定语言 如果说本雅明的机械复制理论提出的碎片化、非线性、去中心、大规模文化生产力,给数码艺术奠定了理论基础。那么福柯的后现代理论对现代体制的质疑则给虚拟空间的创造提供了合法性的来由,人 的身份、权力的构成、秩序的构建,都可以受到质疑,人可以在现实空间之外建立新的虚拟世界。互联 网文化、区块链的发展带来的数码艺术、加密艺术则给虚拟世界的创建提供了技术背景与价值支撑,与 此同时,数字技术、加密艺术也催生着新的艺术语言与观念的萌芽。 1960 年代以来,基于现代主义语境的诸多主题如 : 女权主义、身份政治、后殖⺠主义、消费主义等 等一再被当代艺术创作所重复,形式主义作为一种艺术语言也面临着枯竭的状态,无论是创作资源还是 艺术语言都渴望新的突破。伴随互联网技术发展而日渐蓬勃的数码艺术,似乎为寻找新方向提供了一种 可能,许多数码作品围绕着乌托邦、赛博格文化而展开,但是早期的数码艺术更多是一种技术乌托邦, 赛博格文化也仅仅停留在想象当中。区块链技术的出现,数码艺术与加密艺术的发展让新的乌托邦成为 可能,与此同时,数码艺术、加密艺术也从一种技术转化为一种形式,正在超越媒介本身形成新的艺术 语言,同时也在形成新的观念,并且酝酿着对于现有艺术体系的革新。 新艺术的确立是寻找与建立新语言的过程,语言的建立也是构建新现实与重新界定身份的新手段。 当我们在评价数码艺术、加密艺术的时候,必须用新的语言来构建新的批判价值,而不是用旧系统的语 言作为价值的参考。 数码艺术基于电子计算机基础支持的互联网,计算机技术可以收集、编排、处理、储存、复制、传 … Continue reading 加密技术背后的语言与观念:以刘嘉颖作品为例